混合制篇(一)
——作者:李应德
【前言】
道德经有云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
道(向道)
道生一(法律服务)
一生二(诉讼、非诉)
二生三(政府、企业、百姓)
三生万物(各种法律服务)
法律良知是理论
战略、制度、文化是体系
体检、管理、治理是机制
找钱(合同、知识产权)、管钱(财务)、分钱(激励、薪酬)、
管事(行政)、管人(人力资源、劳动合同),此为运营。
【混合制的动因】
1、改革粗放型、外向型增长方式,解决社会矛盾加剧、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、影响力,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政治稳定相统一。
2、坚持“以公有制为主体,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”,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出具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。
3、从改革企业转变到选择产生,从管理国有企业转变到管理国有资产,加强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。
4、建立公平市场竞争环境,不以垄断方式。从而以资本相互流动维护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。
【混合制的提出及其所需探讨的问题】
1993年,党的14届3中全会首次提出
2013年,党的18届3中全会明确提出
积极发展
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
混合制所需要探讨的问题
1.内涵与实质
2.目的与意义
3.实现途径
4.利益机制重构及其有效治理模式
5.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合作机制
6.控制权合理配置
7.公司治理能力评估及提升路径
8.国家股东法律重构
9.国有非国有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治理
10.公司股权机构优化
11.公司战略、制度、文化的研究
12.外部法治环境研究
13.中外比较研究
14.国内外案例研究